夏朝历史 商朝历史 周朝历史 汉朝历史 秦朝历史 三国历史 晋朝历史 南朝历史 北朝历史 隋朝历史 唐朝历史 宋朝历史 元朝历史 明朝历史 清朝历史

成语大全

目不识丁,指连一个字也不认得,形容人不识字或没有学问。出自《旧唐书·张弘靖传》:“今天下无事,汝辈挽得两石力弓,不如识一丁字。”其在句子中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构成主谓结构。历史上曾有关于目不识丁的争议,认为丁字应为“个”字,“丁”不过是古...
发表时间:2025-10-08标签: 阅读:24
“八斗之才”这句成语赞美某人很有才,尤其是富于文才,写的文章很多。中国传统文学名著《西游记》说:“才如子建成诗易,貌似潘安掷果轻。”《儒林外史》说:“这人是有子建之才,潘安之貌,江南数一数二的才子。”都标榜了“子建”,以他作为才高的象征...
发表时间:2025-10-08标签: 阅读:192
「杵臼之交」出自《后汉书.吴佑传》。   原文:「时公沙穆来游太学,无资粮,乃变服客佣,为佑赁舂。佑与语大惊,遂共定交於杵臼之间。」   「杵臼之交」意思是交友不嫌贫贱。杵:舂米的木棒;臼:石臼。比喻交朋友不计较贫富和身分。  东汉时期...
发表时间:2025-10-08标签: 阅读:102
大家熟知的俗语「拜倒在石榴裙下」,形容男子对女子的崇拜并为之倾倒,究竟有没有石榴裙呢?「石榴裙」指的是古代女子,所穿的鲜艳大红长裙,广泛指当时的年轻女子,而「拜倒在石榴裙下」的典故由来,有许多说法,最知名的就是与杨贵妃有关。  相传最早...
发表时间:2025-10-08标签: 阅读:146
中国古代监察官的杰出代表韦思谦,河南阳武(今新乡市原阳县)人,在唐高宗时期曾任监察御史、御史大夫。他一生刚直不阿,以为国家“明目张胆”而闻名,史载“疑狱剧事,多与参裁”,甚为唐高宗和武则天器重。  唐代的监察机制呈现出系统化和完善化的特...
发表时间:2025-10-08标签: 阅读:455
【解释】臧仓:战国时鲁国人。臧仓是个奸诈的小人。指进谗害贤的小人。  【押韵词】超迈绝伦、过眼烟云、蹄闲三寻、独立不群、遥夜沉沉、逐队成群、孤傲不群、色艺绝伦、杀富济贫、丧胆亡魂  成战国时期,鲁平公很信任一个地道的卑鄙小人臧仓。臧仓靠...
发表时间:2025-10-08标签: 阅读:359
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“夜郎国”是个怎么样的国家?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。  “夜郎自大”是经常被人们提起的一个成语,该成语出自于蒲松龄的《聊斋志异·绛妃》,其中写到“驾炮车之狂云,遂以夜郎自大。恃贪狼之逆气,漫以河伯为尊。”发展到了现在,夜...
发表时间:2025-10-08标签: 阅读:102
退避三舍,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。 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成语,这个成语叫做退避三舍。相信大家对这个成语都比较熟悉,而且也都知道这个成语背后是有一个历史故事在里面的。那么这个历史故事的具体政治背景是什么呢?它涉及到了春秋时期...
发表时间:2025-10-08标签: 阅读:353
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“冯唐易老,李广难封”的历史典故!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。  《冯唐易老,李广难封》是一句诗词,出自唐·王勃的《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》中“嗟乎!时运不齐,命途多舛,冯唐易老,李广难封。”一句。冯唐易老,形容老来难以得志...
发表时间:2025-10-08标签: 阅读:333
出处《列子·周穆王》卷三:“郑人有薪于野者,遇骇鹿,御而击之,毙之。恐人见之也,遽而藏诸隍中,覆之以蕉,不胜其喜。俄而遗其所藏之处,遂以为梦焉。顺途而咏其事,傍人有闻者,用其言而取之。”  释义有一个郑国人,一天在野外砍柴,忽见一只鹿慌...
发表时间:2025-10-08标签: 阅读:212
“衣钵相传”有什么典故?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。  相传禅宗五祖弘忍(602—675),为了传位,有一次偷偷地跑进了慧能和尚春米的碓房,不言不语,以杖击碓三下,便走了。聪明的慧能已经会意,到了夜半三更的时候,独自来到弘忍卧居的...
发表时间:2025-10-08标签: 阅读:280
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荆轲刺秦的故事,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。  刺客者,十死无生。以一己之力变天下大局。成功与否都将名留青史。古往今来行刺者多如繁星。但为忠而刺,为孝而刺,为义而刺者。却少之又少。司马迁就记录了春秋战国时期的五大刺客著为《刺...
发表时间:2025-10-08标签: 阅读:48
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"沆瀣一气"出自何处?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。  “沆瀣一气”这个成语,是一个使用了生僻字的成语,而且尽管会读,却也不一定会写,会写也不一定知道意义,知道意义也不一定知道这个成语是什么来历。那么,今天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...
发表时间:2025-10-08标签: 阅读:169
“迂谈阔论”中的“迂”字有何含义?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。  先奉上标题里问题的答案:成语“迂谈阔论”中,迂的意思是“夸诞不实”。详情请见内文。  接着我们的《说文解字》课程,今天说“辵”部的三个汉字,这三个汉字中,只有“迂...
发表时间:2025-10-08标签: 阅读:242
“债台高筑”是很有名的一则成语典故,形容负债很多,无法偿还。故事的主人公,就是周朝最后一王周赧王。  公元前256年,秦国大举进攻韩国,很快夺取了韩国的阳城、负黍(均在今登封市一带),斩首四万,已经逼近周赧王所居的王城(今王城公园一带)...
发表时间:2025-10-08标签: 阅读:452
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“不食周粟,采薇而食”的历史典故,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。  前言  伯夷和叔齐在我国历史中是两个颇为特殊的人物,他们“宁死不食周粟”最终饿死在首阳山,这种行为在我们当前看来很难理解,甚至觉得有些愚蠢。但他...
发表时间:2025-10-08标签: 阅读:48
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“怨声载道”是什么意思?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。  接着我们的《说文解字》课程,讲“辵”部的一个汉字:“道”,“道”字,大概是汉字里面最讲不明白的一个字了。所以,今天的这个字是需要仔细理解的重点汉字。今天的内容比较多,超...
发表时间:2025-10-08标签: 阅读:81
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“秦晋之好”的历史典故是什么?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。  现在的人常说:人际关系是成功必需的法宝。国人讲人际关系,自古以来便是如此,集体利益的树冠往往是宗族血亲,正所谓“一人得道,仙及鸡犬”。民间有“是亲三...
发表时间:2025-10-08标签: 阅读:461
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“弄瓦之喜”“弄璋之喜”分别是什么意思?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。  中国古代是一个农耕社会,经济发展特别依赖于人口数量特别是劳动力的增加。因此,民间素来讲究“多子多福”,家庭人丁兴旺,才是生活富足的基础。  所以,古代除...
发表时间:2025-10-08标签: 阅读:103
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古代著名的三个奸臣的故事!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。  每个朝代都会涌现一批爱国爱民的忠臣,可凡事都有两面性,同样也会出现一些可恨的奸臣。这些奸臣欺上瞒下,弄得朝堂一片乌烟瘴气,民间更是民不聊生。  如此,世人对于这些奸...
发表时间:2025-10-08标签: 阅读:97
 60    1 2 3  
本栏近期热门
本站热门文章
范文推荐
趣历史感谢每一位喜欢本站的人,欢迎将本站分享给你的朋友!历史知识尽在 ─ 趣历史!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,若无意侵犯您的权利,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
鲁ICP备2021008856号-18 Copyright © 2021-2025 趣历史 www.028gtxx.cn 版权所有